【潘醫師提醒各位家長:上呼吸道疾病依然流行中,要保持勤洗手、戴口罩、預防病毒找上門。】

兒童流感、呼吸道疾病遽增!面對「免疫負債」威脅怎麼辦?醫:不必太緊張

近來「免疫負債」一詞成為新聞焦點,免疫負債是什麼?2022年秋冬兒童將頻繁感冒嗎?台灣兒科醫學會表示,免疫負債是形容兒童適應外在傳染疾病的必經路程,因為疫情而產生變化,家長不用太過驚慌,只要留意孩子身體變化、保持防疫警覺就能安然度過。

「免疫負債齒輪啟動,急診人滿為患!」這樣的新聞標題讓許多家長膽顫心驚,以為已經撐過新冠肺炎疫情,怎麼又跑出「免疫負債」這個新名詞。「免疫負債」指的是因為大規模流行病之後,人體免疫力必須逐漸適應外在各種傳染病的狀況,免疫負債其實不是新名詞,已經出現很久,在每次大規模疫情流行後可能出現。

免疫負債是什麼?

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醫師解釋,歷經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,全球都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,因此一些每年會流行的傳染病,像是流感,因為大家積極的防疫作為,所以各國的流感個案數變得很少,可以說流感這3年並不活躍。隨著防疫措施鬆綁、各國交流活絡,這些慣常的流行病也隨著人的活動而活躍起來,然而許多兒童在這3年間幾乎沒有接觸到傳染病,免疫系統缺乏訓練,在面臨各種活躍的病毒時,可能出現頻繁生病的狀況,被稱為免疫負債,意指兒童本來應該逐漸更新病毒碼,因為防疫措施缺少機會,就像欠債一樣,免疫力要在短時間內受訓「還債」。

人體免疫力需要漸進認識各種傳染病

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兼兒童感染次專科主委邱南昌醫師表示,大家都知道免疫系統第一次碰到病原體時,對抗之後會產生抗體,並在免疫系統留下記憶,下次病毒再入侵時就能提供足夠的抵抗力。

邱南昌指出,如果好幾年都沒有受到刺激,免疫系統的記憶力即會開始喪失,免疫負債就是由此而來;這2年台灣防疫工作做得不錯,許多原本常見應該流行的疾病都只有零星少數,導致許多兒童免疫系統未經過社會化訓練。當疫情緩和後,蠢蠢欲動的病毒開始有入侵機會,也就逐漸形成免疫負債的趨勢。

今年流感、呼吸道融合病毒案例遽增

邱南昌以流感舉例,過去2年流感個案數大幅降低,大部分的人免疫系統都已經有點忘記,加上流感變異性大,很容易造成感染;從南半球今年初冬季的發展狀況來看,北半球今年冬季流感疫情的確讓人擔心,台北馬偕醫院也在9月底就已經有流感兒童病患出現。

常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,也都在門診看到反彈趨勢。邱南昌說,原本有些病毒也會造成無症狀感染,進而透過社區流行形成群體免疫;但這2年疫情下幾乎沒有社區流行,讓小朋友或是免疫力較低的人恐將面對更多病毒威脅。

2歲以下為免疫負債高危險群

邱南昌提醒,特別是2歲以下的小朋友,以及學齡前的兒童,都是要特別注意的高危險群;除了相關疫苗接種一定要定期施打外,包括流感、新冠肺炎疫苗若能接種都應該要接種,避免成為這波免疫負債的受害者。

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醫師也觀察到,小兒科門診病童已慢慢多了起來,經監測系統發現,包括A型流感、呼吸道融合病毒、副流感病毒、鼻病毒都有增加趨勢,但流感到底會反彈到何種程度,目前還很難說。

黃玉成認為,免疫負債正好提醒大家,疫情下減少病毒、細菌刺激的問題;當免疫力喪失,未來過敏及自體免疫問題恐會增加,對於兒童身體健康發展並不是件好事。

鼓勵學齡兒童恢復疫情前生活

黃玉成建議為了增加、訓練兒童免疫力,建議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在家可以不用戴口罩;而2歲以下的兒童外出,若是在戶外空曠場所,在保持一定安全距離的狀況下,也可以摘下口罩,增加身體免疫系統接受外在刺激的機會。

邱南昌認為,未來逐步開放社區後,相關口罩禁令也會逐漸解封,但不能因此就放心的去人擠人,特別是小朋友抵抗力較差,相對也會比較危險,還是應該維持一定程度的防疫作為,包括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;若小朋友有感染跡象,一定要在家休息,千萬別硬送到學校或是幼兒園,造成他人感染。

擷取自:https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5094018